发布时间:2025-09-01 17:54:17 | 浏览次数:7
偏瘫(中风后一侧身体活动受限)患者的患侧下肢总往外撇,像“外八腿”,主要是因为大脑损伤后,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力变弱了。以下从机制、预防及治疗三方面综合分析:
一、发生机制:肌肉张力失衡与代偿运动
简单来说,就是身体受伤或生病后,肌肉力量不协调,导致走路姿势异常,身体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“凑合着走”。
因为肌肉力量不平衡(有的太紧,有的太弱),加上神经控制失灵,身体为了维持平衡和行走,不得不通过过度伸直膝盖、划圈甩腿、脚尖拖地等方式代偿,最终形成异常的步态。
二、预防策略:早期干预是关键
就像“趁热打铁”一样,身体刚出现问题时及时介入,能有效避免肌肉僵硬和异常走路姿势的形成。
1.
急性期正确姿势摆放(发病后立即开始)
躺平姿势:平躺时,用枕头垫在患侧大腿下方,让膝盖稍微弯曲(像坐沙发一样放松),脚背向上勾(脚尖朝向自己),防止脚尖下垂。
侧卧姿势:用健康的一侧身体当“靠垫”,患侧腿放在枕头上,保持大腿、膝盖、脚踝自然伸直,像一条直线一样。
2.
早期康复训练(发病后48小时内启动)
被动活动:每天3次,每次20分钟,家人或护士帮忙轻柔拉伸大腿内侧肌肉(比如把腿往身体外侧掰)、脚背向上勾的动作,像帮肌肉“按摩放松”。
3.控制原发病风险因素
严格管理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,戒烟限酒,降低脑血管事件复发风险。
三、治疗措施:阶梯化综合干预
1.
康复治疗(基础)
物理治疗:
放松肌肉:用超声波、冷热敷给大腿外侧肌肉(臀中肌)“做SPA”,让紧绷的肌肉松下来。
学走路:扶着斜坡练习站立,用“重心左右摇摆”的方法练腿发力,像学骑自行车找平衡。
纠正走路姿势:在跑步机上绑上减重带练走,速度从慢到快,像学溜冰时扶着栏杆;站在镜子前走路,实时纠正腿向外撇的动作。
2.
戴矫形器
矫正鞋:穿特制的踝足矫形器(AFO),把脚背绷直,防止腿向外撇时拖地。
绑腿带:用髋关节外旋控制带像“绑腿”一样限制腿外撇,强制身体记住正确走路姿势。
四、日常管理与并发症预防
防血栓:把腿抬高20-30厘米(约两本书的高度),每天穿紧身弹力袜6-8小时;
防褥疮与关节损伤:每2小时翻身,重点保护屁股;
划重点:发病后3–6个月是黄金康复期,务必在神经科与康复科医师协同下制定个体化方案,最大限度恢复步行功能。
康复科特色疗法
1."快刺疗法"+"头体针结合"疗法
科室主任水崧丞,中医针灸医师,针灸世家。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,曾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、北京月坛医院等进修针灸及康复治疗技术,传承经典针灸理论结合现代神经学研究成果,擅长“快刺疗法”+“头体针结合疗法”针对中风偏瘫、语言障碍、吞咽困难、肢体麻木等病症的治疗,疗效显著。同时对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神经炎、三叉神经痛、失眠、坐骨神经痛及颈、腰椎疾病,老年骨关节病等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。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高度的好评,病源辐射四区八县及周边十多个县市。
2.分期辨证康复治疗体系
急性期:采用传统醒脑开窍针法,快速醒神开窍。
恢复期:运用“快刺疗法”+“头体针结合”疗法,配合康复训练,建立侧支循环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
后遗症期:针灸+康复训练+物理治疗三联疗法巩固疗效。
业务范围
科室业务范围涵盖运动疗法、作业疗法、物理治疗、疼痛管理及术后康复等。进行一对一评估,定制专属康复计划。与签约家庭医生协同,全程全方位跟进康复进展,提供家庭康复锻炼计划,定期复诊调整康复方案,全力守护了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。
<联系我们>
地址: 新乡市卫滨区健民二巷101号新乡市市直机关医院二楼 、三楼康复科。
乘车路线:乘24路、37路、39路、61路、63路到健康路胜利街下车向西到健民二巷中段(老人大胡同)即到。
联系电话:水崧丞主任:13937311580 冯永杰医生:18613737893